读 想 用巧学《火烧云》
《火烧云》一文的色彩描写十分精妙。例如:“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,一会儿红彤彤的,一会儿金灿灿的,一会儿半紫半黄,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。葡萄灰,梨黄,茄子紫,这些颜色天空都有,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、见也没见过的颜色。”
如此美妙的描写,对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实在是很好的语言材料。因此,如果我教这篇文章,我会首选这一段色彩描写作为本文的切入点进行教学。这一环节大致分三步走:第一步,熟读。好的文章需要反复的读才能够品出文章的滋味,品出滋味才能有自己的见解,有了自己的见解才算是学好了文章。因此,读是第一步,在读通全文的基础上把这一重点段读熟,甚至会背。第二步,细品。只读书而不加细细的品味是很可惜的事情。因为语言文字的魅力就在于能够给人以细细品味的空间和条件。所以,要引领孩子们细细品味作者写火烧云的色彩时所用的词语,力求品出词语和句子的感情,词语一旦进入句子,就具有了丰富的感情,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这种感情。孩子们将来踏入社会,和人交流,就要明晰这种词语所暗含的感情。第三步,仿写。现在的语文教学,对此语的运用显得有些忽视,孩子们作文中的用词很大一部分来自电视剧,特别是港台剧和韩剧。不用多说大家也明白,对于我们的母语的使用,谁是权威。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就是要占领这种权威阵地,怎能把我们母语的使用给忽视了呢?在这里做练笔,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表现色彩的词语描写事物,并写进自己对事物的情感。这一点很重要,写作不是作业,是内心的需要,是表达的需要。
《火烧云》一文最为突出的特色我认为是丰富的想象。对火烧云的描写,源于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,也就是丰富的想象空间。因此,如果我教这篇文章,我会把这一点作为重点来组织教学。
小时候学习这篇文章的喜悦还在心头荡漾,我们跑到野外,仰望天空,想象云的各种形象,我说像小羊,他说像小马,有人跳着说:“不对不对,像大公鸡了”,想着争着,争着笑着,那种情景实在令人向往。
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,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,要把想象作为全课的教学重点。引导孩子想象要有目的,有条理,要步步深入,要让孩子知道丰富的想象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。还有,想象要是美的。
首先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品味作者丰富的想象,关注作者怎样用文字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,又怎样把自己对火烧云,对大自然,对生活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想象,融入自己的文字。这一环节必须和读紧密结合,否则将很难完成。
其次,引领孩子们想象课文的描写,做创造性的情景再现训练。以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,理解作者,。做到真正的对话。
第三,在情景再现的基础上试着背诵(不强求,但是大部分孩子会背出来),在轻声背诵的过程中想象自己站在野外看火烧云的情景,体会那份悠闲和喜悦,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。
学习这篇课文,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课外资源。我觉得要适当的引入一些想象丰富,描写精妙的文段,以扩展孩子的阅读面,加深孩子对想象的认识。
'